EMI | 国科大杭高院乐敏课题组揭示中国沙门菌病暴发时空特征及其关联因素

2024年07月21日 20:41        点击:[]

传染病暴发作为一种紧急而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不仅给医疗系统增加负担,还会对公众舆情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2022年因食用鼠伤寒沙门菌单项变种污染的巧克力引起的沙门菌病(SalmonellosisSO)暴发事件在北美和欧洲多国发生,食品安全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作为腹泻疾病的首要病原,有报道指出沙门菌感染造成中国70% ~ 80%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目前中国沙门菌病感染事件的传播规律、时空分布、病原谱型特征和疾病负担都尚未被探讨;由于气候环境、社会活动和经济贸易等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尚不明晰。

近日,乐敏课题组在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JIF微生物领域排名前5%)期刊发表研究论文Nationwide trends and features of human salmonellosis outbreaks in China 。该系统研究填补中国沙门菌病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空白,并揭示流行规律与关联特征。

为了揭示中国SO的分布规律和疾病特征,该团队基于从六大文献检索数据库收集整理的涉及89,050例患者的1,134份案例报告,对1949年至2023年全国范围内的SO总体情况开展了系统性评价,并进一步利用包含506份高质量研究报告的荟萃分析探究中国SO的风险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自从20世纪70年代经济迅速发展以来,中国的SO报告数量开始呈快速上升趋势,季节性因素显示夏季高发。大多数疫情发生在胡焕庸线以东,尤其是沿海和人口密集地区。D1血清群的肠炎沙门菌(S. Enteritidis)是导致中国SO的首要病原,也是多数校园糕点食物中毒的罪魁祸首。除学校、饭店和住宅区等SO频发场所外,医院、保健院等医疗相关场所的卫生安全因其沙门菌病易感人群的高死亡风险而需要引起重视。据统计,中国SO的总体罹患率高达36.66%95% CI, 33.88-39.45%)。发热和腹泻是SO患者最常见的两大症状,同时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应重视鼠伤寒沙门菌(S. Typhimurium)多重耐药性对疾病防控的消极影响。此外,研究团队还开发了中国沙门菌病暴发数据库(CSOD, http://139.9.85.208:81/#/index),提供数据的交互式分析平台,并于Figshare公共数据平台开源发表。

该工作得到了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C0304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2604201)等项目的资助。国科大联合培养研究生王子凝为本研究的第一作者,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浙江省系统健康科学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乐敏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李艳和赵国屏老师等也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帮助)。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80/22221751.2024.2372364


上一条:Neuron | 杭高院生命学院汪胜研究组合作揭示GPCR受体动力学与配体动力学的调控机制

下一条:综合动态丨生命学院学子赴西湖制药实习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象山支弄1号

电话:0571-86088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