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郑明辉教授工作室在橡胶生产过程中对苯二胺及醌类物质的工作场所暴露与环境分布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论文题为《Workplace Presence and Exposure of p-Phenylenediamines and Their Quinones in Rubber Production》。
PPDs作为橡胶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类抗氧化剂,在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可释放到环境中,并在环境中进一步氧化生成更具毒性的PPD-Qs。尽管已有研究关注到PPDs在使用环节的环境行为,但缺乏在橡胶制造这一潜在高风险环境中的暴露水平、空间分布及工人健康风险的系统研究。

图1 论文摘要图
本研究聚焦于轮胎生产与密封件制造两类典型橡胶制造工厂,分析其灰尘中PPDs及PPD-Qs的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轮胎生产是PPDs和PPD-Qs的排放源。轮胎制造厂车间内PPDs与PPD-Qs的浓度远高于园区及周边道路灰尘中的含量。同时,不同制造车间中污染物浓度差异显著。在轮胎厂中,炼胶与硫化车间为污染严重的区域,而在密封件厂中,模压与硫化车间污染最重。此外,污染物浓度随距离衰减明显,主要集中在厂区周边0.3公里范围内,提示其环境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部性。同时,研究发现轮胎制造工人的估计日均暴露量远高于密封件厂工人,提出应加强对车间的通风与个体防护措施,以降低工人健康风险。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杭高院环境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张杉杉,通讯作者为杭高院环境学院刘文彬教授与金蓉副教授。研究工作得到了浙江省“领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研究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lett.5c00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