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韡教授工作室从多介质角度量化了城市化河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s,PBs)的源汇过程。研究成果于4月3日以“The Source of Parabens in Urban River Water: The Evidence From Outdoor Multimedia Environment in Six Metropolitan Cities, China”为题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的污染问题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PBs是典型的PPCPs类物质,作为防腐剂和杀菌剂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因其具有内分泌干扰性而引起关注。PBs已在城市水环境中广泛检出,但目前对PBs在大气、土壤和地面积尘等城市多介质环境中赋存特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城市化流域中该类污染物的源汇过程缺乏定量研究。因此,研究城市化河流中PBs的污染特征及其受多介质环境影响的机制,对PPCPs类物质的污染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择了6个分布在中国东西南北中的典型城市,通过采集每个城市的河水、河流沉积物、大气(气相和颗粒相)、土壤和地面积尘样品,靶标测定其中PBs的浓度水平,分析城市化河流中PBs的污染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揭示了温度、径流量、流域面积、人口密度、人均GDP、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是影响水环境中PBs赋存和分布的可能因素。此外,根据大气、土壤和地面积尘中PBs的浓度水平,阐释了PBs在城市多介质环境中的赋存特征,也是首次报道室外地面积尘中PBs的污染特征。最后,基于城市多介质环境中PBs的监测数据,利用多介质逸度模型的反演,估算了点源排放、大气沉降、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的吸附和解吸、径流冲刷土壤和地面积尘等过程中PBs的传输通量,阐明了点源污染排放是城市河流中PBs的主要来源,径流冲刷地面积尘是第二污染来源。该结果为全面揭示城市化区域PBs的污染特征提供数据基础,为厘清城市水环境中PBs的源汇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城市环境中PPCPs类新污染物的精准管控提供技术支持。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博士后赵雪,通讯作者为王亚韡研究员。该研究得到了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estlett.4c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