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王亚韡教授工作室在手性金纳米材料通过NF-κB通路有效调控感染性炎症引发的健康风险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成果以“Enantiomer-dependent Uptake of Chiral Nanoparticles in Macrophages Modulates Inflammatory Response through the NF-κB Pathway”为题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并以《靶向NF-κB通路的手性金纳米材料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为题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24 1 1078376.4。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感染性炎症每年影响全球约4900万人,其中约1100万人因此死亡,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尽管抗生素治疗(如注射或口服形式)通常是应对感染的首选手段,但由于炎症病理的复杂性,抗生素的疗效逐渐减弱。更为严重的是,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快速演化,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炎症的出现,使得感染性炎症的控制变得愈加困难。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策略,以有效调控炎症反应,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感染性炎症导致的死亡率。
本研究制备的7 nm手性金纳米颗粒在脂多糖诱导的体内外炎症反应中均展现出对映异构体依赖性的调节作用。溶酶体酸化是巨噬细胞中Toll样受体(TLR)信号传导的关键过程,与右旋金纳米颗粒相比,左旋金纳米颗粒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能较低,因此其更容易被细胞摄取,从而有效抑制溶酶体酸化。左旋金纳米颗粒通过抑制p65的磷酸化及其核转运,从而抑制了TLR信号传导过程中NF-κB通路的激活,显著下调炎症介质相关基因的表达。该研究揭示了手性金纳米颗粒抗炎作用的对映异构体依赖性,并证明了左旋金纳米颗粒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能够有效减轻巨噬细胞和小鼠模型中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基于这种对映异构体依赖性的炎症调控策略,该研究为感染性炎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手性金纳米颗粒抗炎作用关键图文摘要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2022级博士生郝菁华,通讯作者为李灵香玉研究员和王亚韡研究员。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自主部署项目等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est.4c12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