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杭高院科学家团队在中波红外偏振操控超表面功能器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的李冠海副研究员、陈效双和陆卫研究员团队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AndreyE. Miroshnichenko教授团队合作,利用超表面对中波红外光子偏振、相位和色散等维度的独特操控能力,提出了一种可...

杭高院曾嵘研究组提出蛋白质组定量新方法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曾嵘研究组的研究成果“Multi-in-One:Multiple-Proteases, One-Hour-Shot ...

杭高院吴家睿/曾嵘教授工作室在Cancer Cell发表重要成果,完成首个中国人结直肠癌转移相关的多组学整合图谱

目前,中国科学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吴家睿教授和曾嵘教授在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筹建科学家工作室,工作室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等单位,9月3日在国...

杭高院空间盘古实验室在《自然》子刊发表重要评论文章

  2019年8月31日,“太极一号”成功发射,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的在轨测试数据,迈出了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的第一步。为探测大质量黑洞并合产生的低频引力波,太极计划最后一步将发射三颗卫星,形成边长300万公里的等边...

杭高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许琛琦教授受邀在Cancer Cell发表T细胞治疗相关研究preview文章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许琛琦教授受邀在学术期刊Cancer Cell发表了题为“Screening for the next-generation T cell therapies”文章,对最近发表在Cell的T细胞治疗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导读和展望。   基因改造免疫...

杭高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陈洛南教授团队发表三篇重要文章

一、预见性学习机器及短时间观测数据的未来预测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陈洛南研究组与中山大学、苏州大学、东京大学的研究组在2020年国际学术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在线发表了等题为“Predicting futur...

科学家揭示不依赖DNA相互作用的转录激活机制

  12月18日,eLif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张余研究组、赵国屏研究组,上海科技大学杨贝研究组和浙江大学冯钰研究组合作的题为Crl activates transcription by stabi...

国科大物理学院研究团队发现马约拉纳零能模中近量子化的电导平台

马约拉纳费米子是由物理学家埃托雷·马约拉纳(Ettore Majorana)预言的一种基本粒子,其具有电中性且反粒子是自身。在凝聚态物理的材料体系中,被拓扑缺陷上束缚的马约拉纳准粒子,其产生湮灭算符满足自共轭关系,通...

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发现迄今为止质量最大恒星级黑洞

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其遗作《十问》中写道:“事实有时候比小说更奇妙,黑洞最能真实地体现这一点,它比科幻作家想象的任何东西都更奇妙。”   如今,一个恒星级黑洞被我国天文学家发现。2019年11月28日,中国科...

早期宇宙产生的引力波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理论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刘京,研究员郭宗宽,研究员蔡荣根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短期千人教授萧文礼合作,他们研究了一类具有尖角势函数的暴胀模型。这样一类尖角势函数可以在超弦理论中的一些非微扰效应中出现。他们发...

太极计划

中科院从2008年开始前瞻论证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可行性,经过多年科学前沿研究,提出了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确定了“单星、双星、三星”“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路线图。 2018年8月在空间科学(二期)战...

太极计划

中科院从2008年开始前瞻论证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可行性,经过多年科学前沿研究,提出了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确定了“单星、双星、三星”“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路线图。 2018年8月在空间科学(二期)战...

揭秘爱因斯坦统一场论的研究取得突破

吴岳良院士在揭秘爱因斯坦统一场论的研究中取得突破,创建了超统一场论(hyperunified field theory)。该理论受相对论性狄拉克旋量理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杨-米尔斯规范理论和大统一理论的启发,并基于吴岳良前...

共97条 首页上页1...34567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