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K家族蛋白激酶的自激活机制
讲座时间:4月11日(周五) 14:30-16:30 讲座地点:4号楼多功能报告厅(318室)主讲嘉宾:王志新,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并留系任教;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3年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做博士后及访问学者;1993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
芳香化合物催化转化新反应
讲座时间:4月11日(周五) 09:30-11:30 讲座地点:4号楼多功能报告厅(318室)讲座简介:芳香化合物是来源广泛的基础化学品,发展其高效、高选择性催化转化的新概念与新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将汇报围绕这一课题的最近工作进展,包括系列不对称碳氢键活化反应、催化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为轴手性、平面手性、螺旋手性,以及手性环状分子构建提供简洁实用的方法;开发了新型亚磷酰胺、环戊二烯基等配体,实现高选择性芳香...
我和共和国的火箭事业
讲座时间:3月28日(周五) 14:30-16:30 讲座地点: 4号楼多功能报告厅(318室)讲座简介:从寒门少年到火箭总设计师,从筚路蓝缕到星辰大海,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背后,是无数航天人用智慧、汗水与信念铸就的传奇。本次讲座特邀中国航天领域泰斗——龙乐豪,以“我和共和国的火箭事业”为主线,分享他与中国航天共成长的壮阔历程。通过龙院士的亲身经历,见证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跨越。从技术攻坚到精神传承,...
《打起手鼓唱起歌》关牧村声乐艺术鉴赏课
讲座时间:3月21日(周五) 14:00 讲座地点:4号楼多功能报告厅(318室)主讲嘉宾:关牧村,中国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沈湘教授。就读天津南开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固音乐家协会顾问,天津音乐家协会主席。关牧村具有多方面艺术修养,功底深厚,她和施光南先生坚持以民族性为基础,吸收美声唱法之长,使演唱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得到了艺术的升华。尤其她对生命的体验和对歌...
古代东南亚的中国商人
讲座时间:3月14日(周五)14:30-1630 讲座地点:4号楼多功能报告厅(318室)主讲嘉宾:钱江,从事古代东南亚以及亚洲海洋史的研究。曾先后在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任教,现为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特邀访问教授,同时兼任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等社会职务。钱江教授的研究领域为亚洲海洋史、海外华侨华人,是此研究领域比较知名的国际学者,并已出版、合编、发表相关的中英文...
智能的无尽探索&算网存的极限博弈 ——Deepseek解读与启示
讲座时间:3月7日(周五) 14:30-1630 讲座地点:4号楼多功能报告厅(318室)主讲嘉宾:张汝云,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级人才支持计划、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专家组专家。浙江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劳动模范。中国通信学会算力网络专委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多模态网络专委会委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63...
弓弦上的家国情怀
讲座简介:施光南(1940年8月22日-1990年5月2日),男,汉族,中共党员,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叶村人,是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的新一代杰出音乐家之一。他以卓越的才华和丰富的作品深刻影响了中国音乐发展,被誉为“人民音乐家”“时代歌手”和“谱写改革开放赞歌的音乐家”。施光南曾任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副主席,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在新年来临之际,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中心将联合浙江音乐学院的老师们,以施光南...
智能影像时代的艺术再呈现
讲座简介:在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影像艺术迎来了从创作方法到表现形式的全面革新。本次讲座将以影像发展历程为背景,从手工技艺、胶片技术到数字时代的超真实景观,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对艺术创作的革命性影响。讲座将聚焦AI在影像生成中的角色,从自动化生成技术到智能化创作理念,分析智能影像技术如何赋能艺术家,为传统艺术注入新活力,并开辟跨媒介融合的无限可能。通过经典案例的解析,讲座还将展示如何利用A...
电影中的实验音乐
讲座简介:简短版摘要: 本次讲座聚焦于电影配乐中采用现实世界声音和噪音作为背景音乐(即所谓的“非叙事性”音乐)的现象。讲座追溯至1940年代皮埃尔·舍费尔(Pierre Schaeffer)在巴黎创立的具体音乐理论,并探讨该理论在1950年代如何应用于电影领域。同时,讲座还将这一核心发展置于更广泛的历史背景之下,涉及1920-30年代的实验电影与音乐媒介研究,包括沃尔特·鲁特曼(Walter Ruttmann,电影《大都会》、《意志的胜利》、...
基础理论在未来发展可持续伦理环境分析策略的重要性/ Significance of Fundament
讲座简介:样品制备是分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然而,优化相关参数的方法通常基于试错法,而不是基于合理的科学方法。当萃取方法能够提供良好的回收率时,人们通常就认为该方法性能优异,而不再进一步考察其性能背后的基本原理。这样的观点表明,对于样品制备技术而言,指导方法优化的基础理论似乎不如色谱法或质谱法等其他技术那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样品制备的基础知识通常不包含在分析化学课程中的主要原因。在讲者的科研生涯...
中药创新研发——机遇与挑战
讲座简介:中药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临床历史,源于中华民族对健康生活和繁衍生存的渴求,承载着千百年来疗愈生命的中国智慧,为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药的化学组分复杂,对中药物质基础中的化学成分深入研究,有助于明确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其结构,为中药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中药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同时,中药的化学成分会受到植物的品种、种植、产地、采收和炮制等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对特定化学成分的分析...
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院校联盟爵士大乐队音乐鉴赏课
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院校联盟自2017年成立以来,持续推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音乐领域的学术与艺术合作。联盟的成立推动了多次国际交流活动,包括院长论坛和音乐季的举办,展现了各国在音乐教育领域的紧密合作。此次爵士大乐队音乐鉴赏课不仅是联盟的重要活动之一,更是一次跨文化音乐的深入展示。对于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这样一所纯理工科的高等学府来说,举办音乐鉴赏课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科学与艺术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本...
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分享
主讲嘉宾:张陆洋,复旦大学国际金融教授、博导,复旦大学中国风险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科技创新创业与风险投资及资本市场创新。于2000年创建了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风险投资的研究机构——“复旦大学中国风险投资研究中心”;兼任三届上交所公司治理委员会专家委员;现任现代金融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创业投资协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特聘专家等。兼任浦发银行、上交所、交通银行、申万宏源证券、国泰...
下一代高亮度正负电子对撞机:微观粒子的显微镜和探针
主讲嘉宾:郑阳恒,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物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在日本KEK的Belle实验上获得夏威夷大学的博士学位。其后在夏威夷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及工作,其间参与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CMS实验以及美国费米实验室的CDF实验。在粒子探测技术、数据分析领域从事研究工作。2007年回国工作,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立粒子物理实验研究团队,深度参与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SIII实验合作,先后担...